学生行为调查报告

时间:2024-03-12 04:36:20
学生行为调查报告

学生行为调查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行为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生行为调查报告1

(1)调查目的:针对现阶段大学生对公益事业的社会效果存在争议的情况,通过了解同学们对公益事业的态度和做法,从中分析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由此寻求改变这一原因的措施。

(2)调查对象:红河学院抽样调查

(3)调查形式:问卷调查为主,个别谈话为辅。

(4)调查内容:①了解公益事业的渠道和程度。

②参与公益事业的方式、途径。

③影响参与公益事业的因素。

④对周围公益行为、氛围的认识。

⑤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总体评价。

通过以上调查,进行全面归纳整理,写成调查报告,并提出建议。

大学生参与公益行为研究调查分析报告

捐赠及其他公益公益行动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世代相承的传统美德。公益象征的是爱心、公益与社会责任。作为在社会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阶层,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公益捐赠的主要群体。

他们对目前周边的公益行为、社会的公益事业如何评价呢?是什么因素影响到他们进行公益活动?又是通过哪些渠道、方式参与到公益中?为此,笔者通过对红河学院100多位各领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来了解当代社会公益观念和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原因及提出建议,这对于促进建设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公益事业,加强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红河学院学生对公益事业的观念行为

1.红河学院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度

笔者在对100位红河学院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支持参加公益活

动的同学有90%,表示不支持参加公益活动的则有2%,表示无所谓的占8﹪。另外,在对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同学中调查得知,每周参与公益活动的占60﹪,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公益活动的占51﹪,节假日参与公益活动的占30﹪,而只要需要,任何时间都参与的占11﹪。在对表示没有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同学调查以后是否会参加公益活动的问题中发现,43%左右的同学表示以后会积极参加,53%左右的同学表示遇到有价值的公益活动会参加,4%左右的同学表示对公益活动不感兴趣。在调查如果学校组织公益募捐活动,或者街上有公益募捐活动的问题上,有79.2%的同学表示会参与,有20.8%的同学则表示不会参与。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红河学院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只有少部分的同学对公益活动不热衷。但是,从关注公益活动的积极度上看,现今的红河学院大学生仍缺乏热情,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表示经常关注公益活动,积极找机会参加。这一点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公益观薄弱,对公益活动的热情度不足。

2.红河学院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能力

笔者在对上述100位同学的调查中还发现:红河学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调查中男生占43 ﹪,女生占57﹪,而且大多数女生对公益活动更有自觉性和积极性。在这个调查中按照年级来比较,大一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占4﹪,大二参与公益调查的占28﹪,大三占公益调查的41﹪,大四占公益调查27﹪。其中大部分同学参加过现场捐资和捐物活动,其数量和捐款金额只在同学们的能力范围之内。

3.红河学院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渠道

调查发现,对于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同学,有71.5%的表示曾经通过由学校团委、学生会、志愿服务团体组织参加,有27.7%的通过同辈群体及其他志愿者参与活动。,有13.8%的加入红十字会等社会公益机构,50%的以志愿者、义工身份参与义卖义演等公益活动,7.7%的则表示通过其他途径参加。而在对没有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同学中调查得知,只有26%左右的同学表示以后会现场捐赠或者通过手机、银行、网络等方式捐款,高达90%左右的同学表示以后愿意以志愿者、义工身份参与义卖义演等公益活动,也有50%左右的同学表示愿意加入红十字会等社会公益机构。

在询问参与公益活动遇到的阻碍因素时,76.9%的同学表示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是时间因素,与个人生活或工作学习相冲突,表示主要是经济因素,参加志愿服务还要花钱的占53%,而有35.4%的同学以社会因素,多数人对志愿者有偏见为主要因素,另有6.2%的表示是外界压力造成的。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形式主要是捐赠和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而从大学生选择公益方式的考虑因素也看出了当今大部分大学生还是能够以接受帮助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选择最优公益形式帮助他人,但也仍存在不少同学是为了个人的方便或受外界影响而选择的方式,不能够做到真切帮助他人。

在调查能让大学生最便捷地参与到公益中的渠道——校园组织公益活动,发现: 22.3%的同学表示学校里经常举办公益活动,75.4%的同学表示学校有时或很少举办,而有2.3%的同学则表示学校从没举办过公益活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在提供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机会方面做得不足够,让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渠道少。

4.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认识与态度

笔者在调查中又发现:多达38%的同学参与公益活动的风气很一般,少部分同学,占5%认为参与公益机构活动风气很好,而16%的同学觉得不太好,认为公益机构活动风气比较好的同学只有16%,觉得风气很差的占4%。这说明了大部分同学对公益事业的风气和现状存在着不满。

问卷调查中发现,过半同学对公众诚信度缺乏信心,对需要帮助者和积极参加公益者都产生了怀疑的心理。在对大学生对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作用的观点上41﹪的人认为有重大作用,55﹪认为有一定作用,但大部分靠社会其他力量,4﹪的人则觉得不太清楚。在对参与公益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上当作锻炼自己,更加振奋的同学占43﹪。接受教训,继续训练的占53﹪,受到打击退出活动的占3﹪。感到委屈,再不参加活动1﹪。这说明大部分同学对社会公益事业态度很好,具有很大的热情。

  二、红河学院高校学生产生这种公益事业观念和行为的原因

通过调查,笔者认为红河学院高校学生产生这种公益事业观念和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个人因素

(1)大学生的能力有限,这与家庭经济来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红河学院高校的大学生一般都是靠家庭提供生活费的,都是消费一族,经济收入直接影响到参与公益事业的行为与观念,有稳定充裕生活费的大学生更愿意通过捐赠的方式帮助别人,因为这种方式比较方便且能给予接受者最为实际的帮助;相反,生活费来自打工兼职的大学生,相对比较少参与公益捐赠,但他们也愿意通过当志愿者等方式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接受者提供实际的帮助。

(2)大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的了解甚小,直接 ……此处隐藏31061个字……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由于同龄人、城市时尚气息以及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商品的价格一定得配得上它的质量。

(二)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据调查,在大学校园中,月消费相对高的同学的月消费可比月消费相对低的的同学的月消费高出3—5倍,其原因是,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手机、社交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上。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们也应该在大学生的教育中逐步改善这一问题。

(三)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过程中显示,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来满足这一不切实际的愿望;有些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虚荣心,同时为了所谓的面子,大学校园里的攀比心理也是异常的严重,别人没有的,自己得有;别人有的,自己的得是最好的。

学生行为调查报告15

教书育人,是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天职。因此,教师的行为(言语、行动、仪表、气质)又是衡量一个称职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教师在教学生涯和实施教育学生的整个过程中,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启迪着学生。也许教师自己丝毫没有察觉,自己的一个很不注意的日常言行或小毛病,往往会让学生记一辈子。

事例一: 马树梓小朋友在未上我园在小班时的主班教师很凶,而且只对班里表现好的学生关注,对调皮的学生很冷漠,有时还要打学生,说话很恶毒,有一次,班里有个男生不知道为何惹事了,主班教师很生气,不仅打他,还让他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做一件事,老师让这个学生从一排桌子下面钻过去,我看见他眼里含着泪水,老师伤害了一个学生的尊严,那一幕马树梓无法忘记,有时碰到那个老师也不打招呼。

事例二:明明是个4岁的小女孩,最近她每天回家都让妈妈给她买丝巾,而且要求不重样。后来她妈妈了解到,原来她们班的带班老师某老师每天都要变换丝巾,而她非常喜欢某老师,所以也要和某老师一样。

事件分析:

从事件一中,我们看到,作为老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学生犯了错误,应该以批评教育为主,而不能用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方法,更不能用污辱人格的方法来对待犯错误的学生,那样只会引起学生的不满,从而加深师生之间的矛盾。使学生永远不能原谅老师,而且还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或仇视的心态,教育工作就更难进行了。更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为这不仅会使一些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做人的信心。还可能会让学生从中接受到这样一个错误的信息:我也可以用老师对我的方式来对付我周围的人。想一想,这是一种怎样可怕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啊!换一种做法,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面前,用自身的言行宽容地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和帮助他们,这个孩子将来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他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拥有一颗平常心,全面、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事件二中,幼儿教师随时都会通过自身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赶潮流,穿戴怪异,染鲜艳颜色的头发,在幼儿面前毫无禁忌,拿起东西就大吃而不顾为人师表,在幼儿的厕所方便或者对喜欢的幼儿过分亲昵,对不喜欢的幼儿嗤之以鼻等。

因为幼儿好模仿的心理特点,他们会跟着老师做。如果老师有上述的不良习惯,可能会导致幼儿纷纷效仿,去买与老师一样的衣服,搞个怪异的发型,在家也不洗手就拿东西吃。若幼儿的这些行为受到家长的制止,会使幼儿产生叛逆心理,若发现其他的同伴都拥有了而自己没有,则会产生自卑心理、嫉妒心理与攀比心理。因此,教师应注重自己的着装,要大方得体、干净整洁,可化淡妆。

反思从构:

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就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揭示了榜样在儿童社会学习和行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均已证明,教师对待他人和幼儿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记得一位哲人说得好,一生中能遇上一位好的老师,胜过路上捡到的一桶金。此话尽管有些夸张,但细想起来不无道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把学生当作教师教学活动中认识和活动的主体,是当今社会对每一个教师的起码要求。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因此,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去做;需要学生学习的知识,教师要首先掌握,“给人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这个道理;要学生养成的行为规范,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当老师的要首先模范遵守;教学生怎样做人,首先教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试想,一个称职的教师,自己都做不好一切,怎么谈的上为人师表!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语行动、仪表、气质去影响学生,必然会起到无形的人格感召力,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诚信忠实、言行一致的人才。所以说,教师千万不能大意,自己既然走上讲台当了一名教师,那就要从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入手,要想教好书,首先要从做人开始,自己必须时常警觉,不要把自己的“细节”展示给学生,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故而,教师要修炼自身素养,完善自身人格至为重要。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古人云:“人非圣贤,熟能无过。”任何人都可能犯错误,特别是学生,还没成年,犯错误是很正常的,我们老师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使用理智、礼貌性的语言;不随意否定学生的见解,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合理地考虑和尊重学生的意愿,竭尽全力满足学生合理的需要,如座位调动;希望和要求学生用理智、客观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对待老师、家长和学生,从而减少一些盲目和感情用事;相信学生们能妥善地处理自身和学生之间的问题,对出问题的学生很少批评,而是采用“理论分析,具体指导”的原则,以理智的态度对待,要认识到这是学生个体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谈话时尽量少用如“你错了!”“你为什么那么做?”之类的生硬语言,而是用“你想想是否正确”使学生能主动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以及知道如何改变;绝对不体罚学生,更不进行语言的“心灵施暴”和忽视每一个学生;老师主动承认失误的精神,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失误在所难免,教师以大度、理智的态度对待自身的失误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作为一个教师,我们要时刻牢记在心,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有能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教师个人魅力的手段、机会,都不应轻易放过,要不遗余力地去争取,努力成为能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的优秀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生行为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