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时间:2024-08-12 07:33:28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1

一、 教学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

二、教学重点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

正确区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平衡力。

教学过程

从力的概念我们已经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受力物体必有施力物体,那么两物体相互作用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是我们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所必须探讨的问题。

(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演示】先使玩具汽车的后轮(驱动轮)上紧发条,使它做逆时针转动,然后抓住汽车顶部,把它按在垫着试管的薄木板上。在起点处,转动的后轮给木板向右的作用力f,于是木板向右运动,这时木板对后轮有没有作用力?再把汽车拿起,使木板制动,然后使后轮再转动,把玩具汽车放在木板上,可以看到木板向右运动的同时,玩具汽车向在运动,说明后轮对木板施加向右的作用力的同时,木板对后轮施加向左的反作用力。这两个均为摩擦力,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通过学生的观察,教师的引导得出结论:

1. 力是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我们把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且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演示】把两个相同的弹簧秤A和B连接在一起,用手拉弹簧秤A,可以看到两个弹簧秤的指针同时移动,弹簧秤B的示数指出弹簧秤A对它的拉力F的大小,而弹簧秤A的示数指出弹簧秤B对它的拉力F′的大小,可以看出两弹簧秤的示数是相等的,改变手的拉弹簧秤的力,弹簧秤的示数随着改变(同时增大,同时减小,同时为零),但两个弹簧秤示数总相等,方向总相反。

2、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二)牛顿第三定律

1. 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 牛顿第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表述:F=-F′(负号表示反作用力F′与作用力F的方向相反)3.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层理解:

⑴ 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时间相同,力的性质相同,总是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等性质的力,不一定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还必须具有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才可肯定其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力。

(2)定律中的"总是"这两个字是强调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这两个相等的关系都成立即;不管物体大小形状如何,例如大物体与大物体之间,或大物体与小物体间,还是任何形状的物位之间其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不管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例如静止的物体之间,运动的物体之间或静止物体与静止的物体之间,其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⑶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产生和消失是同时的。因为两者中若有一个产生和消失,则另一个必须同时产生或消失。否则其间的相等关系就不成立了。可见认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产生有先后的说法是不对的。

4.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跟平衡力的区别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跟平衡力虽有相似之处(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

⑴ 作用物体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只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⑵ 力的性质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是同性质的力,而平衡力可以是性质不同的一对力。

⑶ 力的作用时间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一对平衡力中的一个消失,另一个可以存在⑷ 作用效果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两个不同物体上,效果可以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不存在平衡问题。而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效果是使外同处于平衡状态。

可见: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异体(相互作用的两物体)、共线(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等值(大小相等)、反向(方向相反)、同性(性质相同)、同存(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平衡力是"同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共线、等值、反向".

【例1】一个大人跟一个小孩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 )A. 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B. 大人拉小孩的力不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C. 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一定相同D. 地面对大人的最大摩擦力一定比地面对小孩的最大摩擦力大【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大人与小孩手拉手比力气时,无论是相持阶段还是小孩被拉过来的过程中,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总是相等的。大人为什么能把小孩拉过来呢?关键在于地面对两者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同。答案为A、B.

【小结】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它们跟两力平衡有本质区别【作业】略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点:

(1)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3)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能力点:

(1)通过实验总结规律。

(2)在具体受力分析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

二、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2、难点: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疑点: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它们能否平衡?

(2)马拉车向前运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对吗?

三、教具:弹簧秤若干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步骤: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举例进行讨论和分析:用手敲门、用脚踢球,你有何感受?

总结: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个物体也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产生力的作用,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称为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2、牛顿第三定律

演示、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互拉两弹簧秤,请学生给秤读数。改变拉力的大小,观察两秤读数变化。

得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的。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 ……此处隐藏9408个字……产生怀疑。相互作用力即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的大小是相等的,是不容质疑的。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有时只有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可以从两方面分析说明:一是,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较大,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所以它就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而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它在力的作用下,就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例如,熟透了的果子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向下落入地球。而地球由于质量很大,虽在果子引力作用下但运动状态仍保持不变,所以地球岿然不动。二是,由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所受到外力的合力所决定。当其中一个物体所受的动力和阻力的合力为零时,它就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而另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力大于零(∑F>0)时,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六、课堂小结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二平衡力的比较——相同点和不相同点七、作业

1、思考拔河时决定胜负的因素是他们拉力的大小吗?

2、P42 T3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Ⅰ第四章第五节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这两个定律描述了一个物体受力与运动的关系,而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相互作用物体之间力的关系。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常常把受力情况复杂的物体其部分受力转换到与之相互作用的物体上进行研究。牛顿第三定律除了能更好地分析解决之前所学过的力、运动,力和运动的关系外,在一定范围内,它与物体系的动量守恒定律也是密切相联系的。

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部分学生学完牛顿第三定律后,仍然处在记忆的层次。当实际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忽视牛顿第三定律。因此我确定本节的的难点为对定律中“总是”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定性的了解但对其认识又是片面的,也学习过二力平衡;并且在课本的第三章学习了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几个具体的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我设计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个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对的;

(2)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异物、同时、同性质”的关系;

(3)掌握牛顿第三定律,能用定律分析说明相关具体实例;

(4)通过运用定律分析生活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设计实验,经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探究过程,学习物理学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并且尝试运用所学定律解释生活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领略到物理学中的对称美;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在与同学讨论、合作中,表达自己见解的同时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法和学法

演示实验法、讲授教学法、练习法、实验法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创设情景:一个小磁铁掉进装满水的塑料盆里,用什么办法可以不碰到水而把小磁铁捞起来?学生积极思考,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新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同时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

1、学生举出相互作用的例子。提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提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可能具有怎样的关系?学生猜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勤于猜想,善于猜想。

2、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定性关系。演示三个实验:皮鞋刷与皮鞋刷摩擦、磁铁与铁块相互吸引、带同种电荷的小球相互排斥。学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性质相同的一对力。接着学生设计实验,得出“两个力的作用线始终在同一直线上”的结论。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设计实验,学生是课堂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3、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定量关系。学生分组,操作弹簧测力计互拉实验。学生得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的结论;接着参照课本演示力传感器实验;再设疑问:如果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固体,一个是液体,它们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还会相等吗?演示浮力和浮力的反作用力实验。最后引入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设计意图:弹簧互拉实验是学生必做实验;力传感器又能显示任意时刻两力大小关系;浮力与浮力反作用力的实验把学生易忽视的力展示出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加深学生对定律中“总是”的理解。

4、例题分析,讲练结合。

(1)人在行走过程中,人与地球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哪几对?人受到的力是这些力中的哪几个?地球受到的力又是哪几个?

(2)一个铁环静止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示数是4N,求铁环所受的重力;写出求解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应用知识。

5、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a、小风扇变轻实验。在电风扇不工作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当电风扇工作时,观察示数有何变化。并解释这一现象。

思考:1、如果在月球上做这一实验,还会出现上述现象吗?为什么?

2、直升飞机升空的原理。

b、小童车“吹飞”粉笔灰实验。将小童车驱动轮架空,使后轮漫漫接触铺有粉笔灰平台上,在后轮接触粉笔灰的瞬间,粉笔灰向后飞出。

思考:1、如果小童车接触的是地面,又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呢?

2、汽车前进原理。

设计意图:实验简单易做,又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体会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中的作用。并且培养学生利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小结与作业

以问答的形式来完成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哪些性质?

2、正确表述牛顿第三定律。解决新课引入时遗留的问题。

作业:课本中“问题与练习”的第4题。

六、板书设计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等值、反向、共线、异物、同时、同性质。

4、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数学表达式:

七、设计自我评价

本节课的三个环节,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五个实验,通过这五个实验,来完成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积极探索,进而达到知识的建构。为了直观展示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我再设计了两个实验。整个设计中实验较多却不重复,且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