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0×5》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 0×5》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 0×5》教学反思1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笔算乘法第四课时 乘数中有0的乘法
在前几节学习笔算乘法和进位乘法的基础上,本节课探讨学习一个乘数是0的乘法或一个乘数中有0的乘法。 教材分析
通过讨论,了解“5个0相加的和是多少?”,有针对性地找出乘数中有0乘法的计算方法和规律,探究学习方法。
利用5个0相加的和转变为0乘5的积,让学生了解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但一个乘数数位上有0,与该数位相乘后积为0,写在相应的数位下面。若下一位有进位,应与进上来的数字相加写在该数位下面。
1、利用电子白板,创设情景,导入教学内容。
2、讲解示范,谈讨学习。
3、互动交流,巩固提高。
4、趣味练习,深入应用。
5、讨论小结,回顾知识。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0乘以任何数都得0。
2、末尾有0的乘法,把0前面的数相乘,看原来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再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3、当一个乘数中相应数位上的数字是0时,该数位上的积为0。
1、通过现代教育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学生的的学习热情较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接受的比较快。
2、学生能够和教师配合互动,增强了师生的亲和力。
3、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具有动态性,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探知欲望。
4、学生之间能够通过互动的学习方式,交流体会课程知识,便于知识的传递。
数学《 0×5》教学反思2
二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求知欲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差。由于年龄和自身认知的特点 ,喜欢在活动中学、在游戏中学、在生活中学。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些特点,设计教学:一是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做游戏,编口诀,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二小学生对于生动、直观的言语和形象较容易接受,喜欢色彩艳丽、活泼有趣的视觉画面。我在教学中重视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形象感知。
5的乘法口诀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并形成乘法基本计算能力的第一个知识版块。乘法口诀这一教学内容学生是第一次遇到,因此在设计时大体分了三个环节:
第一,激趣导入 ,孕育口诀。
第二,自主探索,创编口诀。
第三,快乐练习,深化巩固。
首先我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导入:
师:看这是一颗五角星,你能自己描述一下五角星的样子吗? 让我们数一数一颗五角星有多少个角,是几个5?
谁能列出一道乘法算式,还有另一种方法吗?
贴图:一颗五角星 板书5×1=5或1×5=5
师:看着乘法算式谁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呢?这个时候我让小组合作编口诀学习。
此时我还及时地表扬说的比较好点的小组,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并给予肯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刚刚学完2、3、4的乘法口诀,而且是在边摆边写加法算式,再写出乘法算式后编口
诀的,而5的口诀是在数,看完后学生直接列乘法算式,编出口诀。这样先引导再列算式,为下面目标探究环节做铺垫。
在本课的练习环节中,我采用了“对口令”的方式,“对口令”是一种比较活泼的记忆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对口诀的记忆,从而对数学学习更加有兴趣。练习的多种形式,使孩子们积极参与,学得快乐。
课的结束时,我也做了稍微点拨的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5的乘法口诀?下课以后,你可以去找一找。和你的小伙伴一起交流交流。如:一周上几天课,那三周上几天课?
一面国旗上有5颗星星,两面国旗有多少颗星星。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有5个字,二句就有10个字,“二五一十”;三句就有15个字,“三五十五”;四句就有20个字,“四五二十”。
本节课不足的地方就是学生活动的时候教师放开了收的'不好,而且学生说的时候没有放开,不大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交流的时候有的小组没有说到重点,而我也没有及时地发现。
数学《 0×5》教学反思3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从谜语引入,“两棵小树10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猜出手以后,利用教具小小手观察自己的手,引入新课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
在引导学生自主编制口诀时,我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编写5×1和1×5的乘法口诀,在老师引导下师生共同编口诀。第二个层次是编写5×2和2×5,大胆采尝试让学生同桌合作的形式编口诀。第三层次是编写5×3和3×5 、5×4和4×5、5×5的口诀,由学生自己编写。在这三个层次的教学中,学生编出的准确度也不同,在不对的口诀中我没有深究,让学生带着错,去进行探究规律的学习。接着让学生观察5的乘法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和把握5的乘法口诀,从而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在练习的设计中,注重了形式多样化,内容的趣味性。分成三个层次:(1)针对性练习。(2)基本练习。(3)拓展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记忆口诀。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练习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教学中我的数学语言还不够严密,课堂教学语言还需要加强训练。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最后在练习题的安排上,要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能只局限于书本。
数学《 0×5》教学反思4
今天学习了0╳5=0后,我让学生尝试解决试一试“130╳5=?”,这是一道末尾有0的三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的计算题。书本提供了三种计算方法:
第一种:列竖式计算,末尾对齐。
130
╳ 5
650
第二种:先计算13╳5=65,然后通过比较13╳5和 130╳5的异同,发现130是13的10倍,所以130╳5应该等于65的10倍,所以130╳5=650。
第三种:列竖式计算,与第一种的方法不同,先将13和5相乘,再在乘得的数末尾添上一个0。
130
╳ 5
650
在交流反馈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后,基本上都是选择第一种方法做,学生只要运用0乘任何数都等于0这个道理后基本上都能算对这道题。而没几个学生用第二、第三种方法,可是这两种方法对学生明白算理和简便运算是非常重要的。怎么办呢?是照搬教案,将就塞给 全部学生?还是另想它法?我决定放一放,用第二课时再想办法让学生掌握也不迟。
在第二课中,我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你知道45╳10=?这个问题一出来,很多学生有些吃惊,看起来很难似的,之前学生都没有接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时候我鼓励学生,只要大家动脑筋,一定可以做出来的。有了刺激,学生积极去思考谈论,全班反馈交流时学生梁心怡想到利用第二种方法去做,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听了都恍然大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大增!
接着为了巩固这种算法,我出了2道算式题:130╳5=?和13╳50=?,这两个变式都是以13╳5=65为基础,然后扩大10倍得出最后答案。学生很快就算出来了,我引导全班学生总结这类题目的计算方法: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可以先不看0,把前面的数先算出来然后在末尾添上0。其实这时也把后面整十整百整千乘个位数的计算包含在里面了,这样一来,即学习了新知识,又复习和巩固了旧知识。
通过这2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基本上都掌握了,并体验到了学数学的快乐!我为他们的进步而开心!课堂是生成的,灵活的。作为新老师,只要多思考,多学习,不断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与行动,一点一滴地积累,一定会成长起来的,我相信!
数学《 0×5》教学反思5
《0×5=?》这一课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中有关0的乘法教学。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1、探索并掌握“0乘任何数都等于 0”这个规律。2、根据这个规律,掌握乘数中间有0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画了5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3个苹果,问学生一共有几个苹果?用乘法怎样列式?然后擦掉一个苹果,剩两个苹果,再问学生一共有几个苹果?用乘法怎样列式?……直到盘子中一个苹果都没有。然后让学生计算 3×5=( ),2×5=( ),1×5=( ),0×5=( )这几个乘法算式,并让他们根据乘法的意义来找规律,说明0×5为什么等于0?让学生明白“0×5表示0个5相加,也可以表示5个0相加。0个5相加是0,5个0相加也得0,所以0×5=0”。讲到这里,有的学生说“5个盘子都是空的,一个苹果都没有,当然0×5=0”。当时,我就觉得孩子们根据教材中的实际情境再结合乘法的意义去理解为什么0×5=0,比老师单纯地利用乘法的意义去讲解,学生应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对他们的说法我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鼓励。
在探讨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式时,我逐步引导让学生自己比较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式的积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能正确处理乘数中间的0。探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我让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然后比较怎样算最简便。最后我加以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最简便的算法。练习中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算法,还让学生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美中不足的是,在最后的练习中,由于自己的疏忽,解答题的问题出现了问题。这让我非常自责,不过整体还是挺好的。
数学《 0×5》教学反思6
万中无一,零零清清,今天的教学便围绕着特殊的0展开别具风格的探究。课一开始,便出示5个盘子,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生:“有5个盘子,盘子里都是空空的。”于是追问:“你想到了什么?能用数字表示吗?”——0 0 0 0 0,如果把这5个0加起来,你觉得会是谁?(0)追问:为什么还是0?你能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吗?(0×5,5×0,表示5个0相加。)相继增加盘子个数,引导学生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6×0=0 7×0=0 10×0=0 ??师:“仔细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为什么?”小结:盘子数量在增加,可盘子里还是空的,所以总数还是0。师:“像这样的算式你会写吗?”汇报板书:100×0=0 5000×0=0??师:“老师也写一个a×0=0,可以吗?a可以是那些数?”师:你有什么发现?生1:任何数乘0都是0。师:谁听明白了?生2:无论什么数,只要乘0都是0,就像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学生的回答让我有些喜出望外,于是大力表扬学生巧用谚语,让这句话变得如此生动。接着我又举出两个算式:5+0=5,5-0=5,并追问为什么得数不是0?师:“谁有话想对0说?”生1:“0你真神奇,任何数字乘你都变成0,但有些数加你或减你却还是它自己!”生2:“0你真神奇,有些数遇到你很倒霉,因为乘了之后就变成空气了,但有些数却很幸运,因为他还是他自己。”面对学生如此富有想象力的话语,我意外连连,看来儿童的世界不容小觑。评价:看来0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但我们仍然要感谢0给我们的数学创造出精彩,想想,如果数学缺少了0,那该有多单调啊!生本课堂的脚步正在迈进千家万户,也呼吁广大一线教师慢下步伐,低头聆听孩子的声音。本节课的知识点就只有一句话,但数学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告诉与单纯的记忆。学生的“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是课堂的导火线,简单的歇后语却将知识点诠释地淋漓尽致,也才产生后续的放手让孩子畅所欲言,与0进行深度对话。0虽然表示一无所有,但数学缺少了0,却是残缺不全的。于是课后我布置学生以0为题材,写数学日记,以此为契机,加深学生对0的认知。
数学《 0×5》教学反思7
一、讨论内容
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乘数末尾有零时竖式的简便写法的简便之处
二、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130×5你们是怎样口算的?
生1:0×5=0,个位写0;3×5=15,十位写5,向百位进1;1×5=5,加上进位1等于6,所以是650。
生2:先不看个位的0,13×5=65,再补上个位的0,所以是650。
师:同学们口算有这两种不同方法,那你们能试一试列出它的竖式吗?(学生独立尝试列出竖式,师巡视后,请2位同学分别在黑板上列出传统竖式和简便竖式。有学生看了简便竖式后开始提出异议)
师:这里有两种竖式写法,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种写法(传统写法),谁能说说它的计算过程。(请一学生说)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种写法(简便写法),这样写可不可以呢?
(马上有同学说是错的,数位没对齐)
师:这样写是可以的。我们刚才口算时可以先不看个位的0,算出13×5=65,再补上个位的0,这种口算方法和这里的竖式写法是不是有联系?(学生说是)这是当乘数末尾有零时,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写一遍。(带学生写简便写法,提醒注意事项)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试一试列出2400000×3的竖式。
(生独立列,绝大大部分学生采用简便写法)
师:这题你们觉得那种竖式写法更好?为什么?
(生说出简便写法更好,只需要算24×3,然后在后面补5个0。但仍有学生认为两者差不多)
三、问题所在与解决策略
为什么仍有学生认为两者差不多呢。课后我想关键是当学生否定简便写法时,老师迫不及待地想纠正学生的这个观念,而没有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观察、比较、体会,自己去感受这样竖式写法的简便之处。许多学生是受到老师说简便算法的心理暗示而采用了简便竖式的写法。
教学过程改进如下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联系我们刚才计算这题的口算方法,想想到底可不可行呢?
(生思考后,想到这种竖式写法也是先不看个位的0,算完13×5=65,再补上一个0的,也可以)
师:请你们比较一下这两种竖式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再比较一下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学生针对两种竖式分别汇报)
师:下面请同学们试一试列出2400000×3的两种竖式写法。写完后,请你比较一下这两种写法,你有什么感受,你更喜欢哪一种写法?
(生说感受)
四、启发
1、只有学生亲身的观察思考得来的感受、经验、知识,才是牢固的,能内化的。学生会忘掉80%的知识, 学生几年里从课堂记住的东西往往是印象深刻、情感色彩浓的知识和技能。 所以老师的教学不在于灌输了多少,而在于遇到问题时,有没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
2、有学生提出:传统竖式适用于任何情况,而简便竖式只适用于乘数末尾有零的情况。而且只要你知道0乘任何数都等于0,传统竖式计算起来也很快。我觉的教师没有必要一定要学生选择使用简便竖式,应该尊重学生的真实情感,自由选择哪一种竖式。